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
第574章
東南沿海大力空軍基地。
殲-20的實戰試飛密集進行中。
自李幹突防關島,在安德森空軍基地那裡來了一次極具侮辱性的低空通場,仿佛給東大空軍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。
原來我們也可以飛到關島去!
空軍參謀長劉長銀仔細看了01號殲-20帶回來的圖像情報之後,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。
他找到李幹,直截了當地問,“阿幹,開展常態化遠程作戰訓練,以關島為假想目標,是否可行?”
李幹說,“太可行了,寇可往,我亦可往,他們的艦隊能跑到我們家門口,我們也可以去他們的二線核心基地拍照片。”
劉長銀立即說,“那你要把空中加油訓練的規範飛出來,部隊現在的空中加油訓練開展得很慢,我都急得不行了。”
空油-10服役後,空軍就把空中加油訓練給開展了起來,加油機服役數量不多,目前隻有5架,其中一架常駐在東南沿海。
李幹說,“我也想啊,可首長你看,我現在分身無術。”
殲-20的試飛更加重要。
劉長銀想了想,說,“你組織把操作規範編寫出來,一邊搞殲-20的試飛,兩者兼顧。”
李幹沒有猶豫了,無非就是累一些。
他道,“是,我從其他地方調人過來。
要搞就一次性都搞好,殲-10、殲-11、殲-20三種戰機的空中加油操作規範一起搞。”
劉長銀大喜,“這樣是最好的。”
第2航空教導旅已經裝備了殲-11戰機,三個大隊裡,有一個大隊換裝了殲-11重型戰鬥機。
李幹抽調了兩個四人小組過來,分别帶了2架殲-10S和2架殲-11S過來,都是雙座的教練型號。
人員和飛機到位之後,李幹立即開始組織操作規範的編寫。
編寫規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際操作,要把空中加油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飛出來,找到最合适的操作辦法。
這就是李幹擔心兼顧不了的原因。
李幹制定了飛行計劃,從西部又調了一架運油-10過來,采取雙機同時展開訓練的方式。
空中加油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硬管加油,另一種是軟管加油。
顧名思義,前者使用的加油管是剛性的硬管,後者使用的是柔性的軟管。
就操作難度而言,前者相對簡單一些,後者則難度更高。
硬管可以承受更大的壓力,加油速度比軟管加油快很多,但是,就裝置的技術難度來說,後者更加簡單。
軟管加油的優勢在於,一架加油機可以部署兩根加油管,同時為兩架飛機加油,而硬管加油一次隻能為一架飛機進行加油。
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,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。